恩施州提升土地要素保障质效 推进资源“活起来”项目“跑起来”
日前,宜涪高铁恩施段的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论证报告、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论证报告通过州级论证,标志宜涪高铁恩施段用地报批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宜涪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490亿元,用地总面积近5000亩,涉及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宣恩县、鹤峰县,其中,585亩先行用地已取得自然资源部批复。
目前,鹤峰县标段已完成项目部选址,正开展项目部及配套场地建设;恩施市标段正选址拌合站及渣土场;利川市标段正开展临时用地选址和施工便道设计……
征地前期工作如火如荼,征地报批工作也在快速推进。
组织专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论证报告、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论证报告;指导相关县市按要求完成安置补偿协议签订等工作……为高效服务项目落地,今年以来,恩施州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建立高效有序的协作机制,抢抓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项目征地工作进入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地块举证阶段,相关县市正加紧收尾。我们已启动日调度机制,集中攻坚,尽快组卷上报。”恩施州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科负责人说。
此外,恩施机场迁建,巴张高速等省、州重大项目用地报批工作也正紧锣密鼓开展。
为夺取用地报批“开门红”,恩施州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扩大上门服务范围,加强与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沟通协调,持续推进“两上四服务”机制,指导各县市和项目业主用好用活政策措施,保障各类重点项目及时落地达效。
3月3日,318国道建始县红岩寺绕镇公路工程(一期)完成安置补偿协议签订。作为州级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整体用地面积超690亩,其中,一期用地面积251亩。
“针对项目建设工期紧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分期报地’方式,对一期用地先行上报。目前,正加紧核算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准备耕地开垦费预存的资金。”建始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1月以来,利川市纳水溪水库工程、G209宣恩县青龙嘴至来凤县二台坪段改建工程等省、州重点项目用地,先后通过自然资源部会审。这些项目涵盖水利、交通、能源和医疗等领域,对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恩施州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恩施州报批建设项目用地21个批次、已批复8个批次。
项目报批“加速度”的背后,是恩施州不断提高要素精准保障能力和水平,以资源活力释放发展潜力的生动诠释。全州自然资源系统将进一步提高审批质效,以高质量自然资源服务,为“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