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 |登录|注册|长者模式

咸宁市“五举措”夯实汛期地灾防治工作

2025-06-20 09:51 咸宁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入汛以来,咸宁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强化系统思维,统筹各方力量,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早部署严落实,压实防治责任。组织专业力量对原有 372 处隐患点及风险区开展全覆盖核查,将新增23处隐患点位同步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起“责任到人、问题到岗、管理到位”的闭环工作格局。目前,咸宁市局累计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395处,精准掌握威胁1243户8903人民生命安全、约4.67亿元财产安全的风险底数,为科学防治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排查盯重点,筑牢安全防线。严格执行汛期“三查”(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制度,对395处隐患点开展“拉网式+专业化”排查,重点聚焦切坡建房、道路工程、学校园区、工矿企业等高危区域,实现风险动态实时监控。入汛以来,累计出动巡查力量4055人次,开展隐患点巡排查1997点次,成功排危除险7处,直接避免35万元财产损失,安全转移保护群众75人,隐患处置效率显著提升。

三、重预警抓避险,保障群众安全。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实时会商研判,累计发布12批次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精准推送7600余条预警短信至防灾责任人及受威胁群众。严格落实“提前避让、主动避让、预防避让”三避让机制,累计转移受威胁群众29户103人,实现人员零伤亡,防灾避险成效显著。

四、推项目促实施,提升防治能力。紧扣“项目建设年”工作要求,联动资建、发改、财政部门及属地乡镇建立项目推进专班,从方案设计到资金支付全流程协同发力,最大化释放项目资金使用效能。截至目前,全市9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覆盖55处隐患点)正按施工计划有序推进,预计建成后可大幅提升重点区域防灾减灾能力。

五、抓宣教广演练,增强防灾意识。立足本地地质灾害防治特点,创新开展“屋场式、院落式”沉浸式培训演练活动,通过咸宁人民广播电台、村村通广播高频次循环播放防灾知识,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教网络。累计开展培训演练170批次,覆盖5164名群众,发放防灾明白卡、避险手册5000余份,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和防灾避险意识得到显著增强。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