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湖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0:00时—次日20:00时)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 |登录|注册|长者模式

用好普查成果 开展常态化监测 推动我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新发展 ——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何保国就地理国情普查和相关工作答记者问

2017-10-26 00:00 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者按: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于10月底正式对外发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何保国先生,介绍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和普查公报有关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我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由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牵头组织完成了这次规模宏大、任务艰巨的普查任务,首次全面准确地摸清了我省地理国情家底。

一、请您谈一谈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意义?

答:这次普查,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时期进行的一次全面普查,是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意义重大。

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摸清地理国情家底,不仅是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基础,也是科学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准确掌握、科学分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迫切需要。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新任务,也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需要、新要求,对于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来说更是一场革命、一次重大转型,必将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它的历史意义将随着其作用的发挥更加凸显。

地理国情是我们国家一项重要的基本国情,是通过地理和国情发生关系,通过地理来表达我们国家“山水林田湖草”地表覆盖各种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被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这就预示着会继续要求摸清家底和国情概貌,会越来越精准地管理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而实现这些基本手段一定是加强测绘,提供有力依据。要把生态文明的工作做好,就必须要准确、系统的掌握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这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当前供给侧结构调整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个成果发布以后,它的意义应该说还是深远的。一方面,在我们普查成果在制作和完成的过程中,已经有大量的生态文明方面的需求,比如说现在国家在开展空间规划编制,不管是市县空间规划、还是省级空间规划试点,现在都认为地理国情数据为空间规划编制可以提供非常有力的数据和技术保障。另一方面,现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也是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现在党中央也提出来,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过去关注的重点是GDP,现在关注的是自然资源的变化情况,是向好的变化,还是向坏的变化。自然资源很多要靠我们地理国情普查的数据来反映。 

二、我省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作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这次普查历时三年,对象为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覆盖全省国土面积约18.59万平方公里。包含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个省直管市和1个省直管林区;共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7个县、2个自治县和1个林区,总计103个县级行政区。全省共计34个生产单位、3千多名技术人员经过3年多的努力,首次获取了覆盖全省国土范围的、无缝隙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形成了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地表覆盖、地理国情要素、解译样本、元数据等6类数据成果;采集了地表覆盖图斑1385多万个,地理国情要素281多万个,遥感影像解译样本11多万个,各类成果数据总量达5.8TB。全面查清了我省各类地理国情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掌握了我省地理国情“家底”,建成了普查数据库系统,数据之大、要素之多、精度之高,均创造了我省历史。

在完成国家普查任务的基础上,突出我省特色,普查内容新增城市建成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生态功能区、战略发展区、地质灾害隐患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等7个三级类和6个三级类的省级指标。全面查清了我省行政辖区范围内“山水林田湖草”等地表自然资源要素和人工设施的现状及其空间分布。在普查工作中,创新管理机制,创新作业软件,创新技术保障,狠抓成果质量,走出了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普查新路。

三、我省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特点?

答:这次普查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全面性。全部陆地国土实现无缝隙全覆盖;二是真实性。遵循“所见即所得”原则,如实反映客观情况;三是精细性。普查最小图斑应对地面实际面积为200平方米,就是城市里的一块绿地、水池基本上都能在这次普查数据当中统计出来,非常非常精细;四是系统性。因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有些部门已经做了一些普查,是单项的。我们这次侧重全面的地表覆盖和全面的地理国情要素的普查,就是把“山水林田湖草”地表各种要素全面普查,体现它们相互的关系,这是体现了系统性。五是客观性。地表的现状是什么,我们这次就把它采集出什么,表达出什么。比如说这个地是按照耕地管理,但是现在种了林和苗圃了,我们就按照林和苗圃采集数据,这就是客观反映。六是实用性。在普查内容和指标设定方面,我们充分调研了相关相关部门的情况,也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对地表覆盖的科学界定标准等因素,选取了满足各方面需求的最大公约数。

总的来看,普查成果客观反映了我省资源环境和省情省力的本底状况,有利于促进相关部门科学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推动湖北重大发展战略落实。

上述几个方面是这次普查的典型特点。

我省普查具有以下特色。

一是普查举措新。开启三级联动新格局,普查经费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分别承担,采取“分片承担、统一管理”的方式开展。创建长效督导新机制,成立7个督导组,对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的普查工作进行督导,重点帮助各地协调解决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了全省一盘棋。

二是工作质量高。全省共计34个生产单位、3千多名技术人员经过3年多的努力,首次获取了覆盖全省国土范围的、无缝隙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形成了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地表覆盖、地理国情要素、解译样本、元数据等6类数据成果;采集了地表覆盖图斑1385多万个,地理国情要素281多万个,遥感影像解译样本11多万个,各类成果数据总量达5.8TB。全面查清了我省各类地理国情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掌握了我省地理国情“家底”,建成了普查数据库系统,数据之大、要素之多、精度之高,均创造了我省历史。

三是特色亮点多。在完成国家普查任务的基础上,突出我省特色,普查内容新增城市建成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生态功能区、战略发展区、地质灾害隐患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等7个三级类和6个三级类的省级指标。全面查清了我省行政辖区范围内“山水林田湖草”等地表自然资源要素和人工设施的现状及其空间分布。在普查工作中,创新管理机制,创新作业软件,创新技术保障,狠抓成果质量,走出了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普查新路。

四是成果应用好。普查和监测成果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普查成果服务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多规合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精准扶贫、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和发展潜力等重大工程项目,为领导决策、重大战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管理、区域政策制定、精准扶贫、行业开展调查统计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地理国情监测的常态化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普查成果现势性好,实用性强,内容丰富,充分利用好这些宝贵数据,发挥其最大作用。

四、我省普查成果应用情况如何?

答:目前,普查和监测成果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特别是生态体制改革等重大工程项目。比如服务于湖北省自然资源资产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利用普查成果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辅助审计部门开展了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共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试点工作。为审计部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和技术审计手段,提高了审计效率,为客观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保护责任提供权威依据。

再例如,我们充分利用普查成果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环保部门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构建统一的地理空间数据基础,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提供科学准确、及时有效的服务和支撑。

除此之外,普查成果还在多规合一、生态环境监测、精准扶贫、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和发展潜力等重大工程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领导决策、重大战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管理、区域政策制定、精准扶贫、抗洪救灾、水资源湖泊动态监测、地名普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长江经济带规划建设、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公安检察办案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地理国情支撑,为地理国情监测的常态化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我省下一步开展普查成果应用和地理国情监测的打算?

答:按照李克强总理“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及时发布监测成果和分析报告,为科学发展提供依据”的重要指示和张高丽副总理的“坚持边普查、边应用的原则,加快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普查工作效用”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普查成果基础上扎实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形成可持续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能力,一要以新《测绘法》为基础,进一步健全地理国情监测体系,保障地理国情监测工作顺利开展。二要强化改革创新,提升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要大力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关键技术和装备的自主创新,加强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创新,客观准确、优质高效地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建设。三要充分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手段,增强科学管理决策能力。管理决策涉及的国家安全、信息安全,抗灾救灾、交通安全、突发事件处理、地质灾害防治等,都与地理国情紧密相关,需要更加全面和及时地掌握地理国情变化信息。各有关部门要主动积极地利用地理国情监测取得的各项成果,加强信息集成整合与统计分析,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综合、客观、权威的地理国情数据支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26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