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5日湖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7:00时—次日20:00时)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 |登录|注册|长者模式

守护“饭碗田”,可以这样做

2022-11-02 17:29 i自然全媒体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为了守住“饭碗田”,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建立了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的用途管制制度,严格划定并守住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但目前全国耕地保护形势仍然严峻,如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维持耕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确保空间分布稳定、质量生态双提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命题。

一、“天-空-地-网”立体感知 助力“长牙齿”耕地保护

“长牙齿”的耕地保护一方面要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另一方面要坚持“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以卫星遥感周期性监测,无人机优选线路和应急巡飞,重点区域地面视频监测,农田微气象和土壤水分、温度等物联网感知设备构建“天-空-地-网”一体化耕地信息感知体系,进而采用变化检测、地物识别、作物提取与产量预测、气象预测、农田水文等模型算法,对耕地类型、范围、面积、变化、耕地种植体系和作物长势、生态状况、耕地内部和临近区域的人为活动、耕地撂荒与生态退耕情况、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情况等进行高时空连续监测。最终,确保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落实用途管制,令耕地长期稳定用于农业生产,实现改变耕地用途造成耕作层破坏,违法违规建设占用耕地等问题的“早发现、早制止、严打击”。

二、智慧管理平台助力 “主动防范”与“责任落实”

守护“饭碗田”,需要在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管护过程,主动发现耕地保护问题和风险,同时将耕地保护责任层层压实,落实到人。以“天-空-地-物”一体化遥感监测数据和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利等行业数据为基础,构建耕地时空大数据底座,搭载指标库、模型库、算法库和专家知识库,搭建涵盖多源数据感知与融合治理-监测监管-分析评价-模拟预警等功能的耕地监管智慧平台。在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非农化、非粮化”治理、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耕地进出平衡与占补平衡、高标准良田建设、撂荒耕地治理、耕地后备资源管理、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等重点应用场景中,将耕地保护问题诊断由“被动发现”升级到“主动防范”。同时,通过“驾驶舱”、“田长办公室”等可视化管理模块,将耕地保护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下达,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实现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人,助力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行使好耕地资源监督者和管理者权利,促使各级“田长”充分认知耕地保护内涵,真正做到“建好田”、“种好田”、“管好田”、“护好田”、“盘活田”。

三、遥感评估技术助力 “质量提升”与“固碳增汇”

目前,全国优质耕地数量仍在减少,黑土地“变瘦、变薄、变硬”的问题已上升到法律高度加以遏制,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提高耕地的固碳能力也成为“双碳”科技支撑体系的重点关注方向。借助“天-空-地-物”一体化数据感知手段,对耕地气候条件、地形、土壤、生态环境、作物类型、农田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等要素进行反演,综合评价耕地质量,识别影响耕地质量的限制因素,能够有效支撑土地整治、高标准良田建设等工作。另一方面,借助气象卫星、光学卫星、碳监测卫星数据,结合气象、植被、土壤观测数据,反演评估耕地碳库大小,分析耕地的碳汇提升潜力,也是指导耕地“固碳增汇”生态修复的重要依据。

四、结语  

遏制耕地数量下降、质量和生态退化的趋势需要推动科技创新,在不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业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快融合“天-空-地-网”立体感知、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云计算、实景三维等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新技术,研发服务于耕地保护的高性能综合平台,助力守住“饭碗田”。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