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湖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0:00时—次日20:00时)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 |登录|注册|长者模式

“九大战役”专刊第十三期

武汉市局强化要素支撑 助力打好支持发展大会战

2023-05-18 14:00 厅办公室

自省厅部署全省系统打好“九大战役”工作以来,武汉市局高度重视、认真谋划、科学组织,成立打好“九大战役”领导小组,分别设立九大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单位,细化工作任务,充分发挥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作用,全力以赴保障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1-4月,全市建设用地上报审批61个批次,项目面积948.19公顷,率先打响支持发展的大会战,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一、加强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衔接,留足项目发展空间

武汉市局在编制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过程中,注重国土空间规划与铁路枢纽、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衔接,合理预留项目用地空间,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实施。目前,已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落实了“两纵两横两连十二方向”的“超米字型”高铁网和“一港四主三辅”铁路客运枢纽布局方案,有效支撑了沿江高铁、福银高铁武汉枢纽直通线及汉阳站、天河站、长江新区站等项目实施;就武汉港总体规划确定的9大港区24个作业区涉及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等内容进行比对并提出完善意见,为《武汉港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上报交通运输部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撑。

二、全流程全链条跟踪服务,高效保障项目用地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是保障服务的关键环节。2023年1-4月,武汉市、区两级自然资源部门主动靠前服务、精准施策,保障项目用地需要,特别是完成了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武汉段、硚孝高速二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京港澳高速等国家、省级重点项目的审查上报工作,为全市稳经济保发展提供坚实土地要素支撑。

一是紧盯交通、能源、水利、招商引资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一季度重点保障了高速公路、“硬联通”等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其中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武汉段、硚孝高速二期已获批复,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已过部审查会、京港澳高速已报自然资源部。主动对接发展改革、交通运输、水务、商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了解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制定了重点领域项目清单,共291个项目,用地面积3500公顷,安排好用地报批时序,推动重点项目尽快落地。

二是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助企纾困解难题。武汉市局主动服务重大项目报批,为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项目协调市林业部门出具涉及自然保护区的意见,为项目顺利通过部级补正审查争取时间。为解决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项目基本农田补划困难问题,武汉市局多次召开协调会,调度相关区、技术支撑单位,同时向相关区政府下发《工作提醒函》,积极帮助建设单位落实补划地块。联合武汉市交通运输局举办了全市交通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工作培训会,邀请了省自然资源厅土地报批专家进行专题辅导,指导各相关单位切实提高用地组卷质量进而提升报批工作效率,助力服务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三是加强市区两级联动,成立专班点对点服务项目落地。专班人员主动对接各区及时掌握报批信息,实行全流程、全链条跟踪服务,做好技术审查和项目孵化,提高项目推进的质量和效率,推动项目建设能开则开、能早则早、能多则多、能快则快。2023年1-2月,克服疫情影响,对12个产业项目市级平均审查时长4个工作日,有力保障了黄陂区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蔡甸区德国普旭真空设备亚太生产销售基地、敏华集团华中智造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快速落地。其中,敏华集团华中智造基地项目实行用地审批“边组边审”,用地手续仅三个工作日办结。

三、多措并举,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一是科学编制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于3月31日取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3年度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批复》,总供应规模62080亩,重点保障工业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和交通基础设施用地。

二是强化项目前端管理。在项目生成阶段主动作为,先期组织对交通市政类项目方案和线型进行论证优化,严格控制用地规模,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武汉都市区环线北段(黄陂至新洲段)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报面积469公顷,武汉市局按照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组织设计单位对项目互通立交方案、沿线设施方案进行多轮优化,项目用地面积核减至424公顷,实现节约用地45公顷。

三是印发了《关于下达2023年“两个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建设任务的通知》,带位置下达工业用地整备任务,新增整备工业用地20平方公里左右。大力推进闲置工业用地监督转让,鼓励结余工业用地分割转让,全面盘活低效产业空间,加快重点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土地整理,全力保障工业发展空间。一季度,全市已实施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11宗、土地面积793.46亩,成交金额2.99亿元,上述项目均严格执行“净地”出让等规定,并明确了工业“标准地”主要控制指标。目前,全市范围内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其他工业集中区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比例100%,进一步加快了工业项目落地,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